当代青年如何看待历史、国家和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日新闻,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如今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青年对中国和世界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

  当代青年成长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成长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成长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可以说,当代青年将完整经历实现新时代目标的伟大征程,他们既是实现伟大目标的生力军,也将是伟大目标实现的受益者。成长在这样一个具有崭新特点的时代,当代青年对历史、国家和世界的认识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特征。

  客观理性的历史观

  当代青年能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历史命运。在过去,一部分青年可能会因为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将随之终结,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持悲观态度。但是今天的青年可以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地上看待中国的发展,在理性辨析中形成更为客观理性的历史观。

  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苏联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道路本身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出在苏联僵化死板的社会主义模式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对全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百年复兴的伟大目标。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终将在当代青年的接力中变为现实。

  当代青年客观理性的历史观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梁漱溟先生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①尽管历史在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永远不变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以及强烈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意识。也正因如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才得以保存下来。近代以来,我们党在长期奋斗的历程中形成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这对于当代青年而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形成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和平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汇聚到一起,共同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滋养着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心灵空间。

  可以说,个体的每一次提升与进步,都源于历史文化的浸润与实践基础上的积淀。当代青年吮吸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和历史经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构筑起了当代青年客观理性的历史观,并融入到了他们的精神气质中。

  平等自信的国家观

  “国家观”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中国青年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民族命运的深情感知。青年群体是平等自信国家观的践行者,他们的选择就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当代青年的国家观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平等自信的特点,这种平等自信的国家观一方面来源于中国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积极评价。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4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中国已有超过770种制成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中国的高铁、清洁能源等技术受到世界的好评。从产品到产业再到产权,中国“智”造开始走向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使当代青年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当代青年对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更加自信。以中国青年对我国民主状况的认识为例,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史天健对亚洲五国的青年群体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超过80%的中国青年认为中国现在的民主供给非常高,在五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二。此外,对于民主的理解,只有不到12%的青年认为民主是指选举,6.3%的青年认为民主是制衡集权者,22.9%的青年认为民主就是自由,而将近55%的青年则认为民主是政府在进行决策时能处处为人民着想,征求人民意见和为人民服务。②此外,法国益普索公共事务中心的一项新调查显示:中国是全世界最乐观的国家,该国87%的受访者相信,他们的国家走在正确轨道上。受访的27国中,只有7个国家有超过一半的国民对本国的发展持积极态度。除了中国,其他六国分别为印度(74%)、沙特阿拉伯(71%)、韩国(66%)、加拿大(58%)、俄罗斯(57%)和塞尔维亚(51%)。③由此可见,当代青年对于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越来越自信,他们不会片面地把西方民主制度作为参考系,而是立足于中国的政治文化来看待中国的道路选择和制度选择。

评论

最新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