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18-09-03 15:38
别看欠发达国家落后,但他们现在就像30年前的中国,到处是机遇,遍地是黄金。
说起缅甸、老挝,想必大家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应该就是“落后”、“贫穷”了吧?
那非洲呢?“战乱”、“落后”、“原始”?
中国餐饮市场的发达,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当越来越多从业者进入这个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时,中国餐饮人的焦虑越来越严重。
当中国餐饮市场成为一锅红汤后,自然有人将目光锁定在了海外。
发达国家做中餐:门槛太高,并不是人人都适合1.在美国,餐饮竞争激烈,三座大山依然存在
麦当劳、汉堡王这些发源于美国,在中国做得顺风顺水的老牌快餐企业,在其本土的发展,这些年都显得有些疲软不堪。
举个例子,过去三年在社交媒体上红透半边天的汉堡品牌Shake Shack,最近爆出公司第四季财报,短短一年时间,Shake Shack lnc就亏损了1440万美元,全年业绩亏损230万美元。
曾经大排长龙的门店也多被 Tender Green以及 True Food Kitchen这样,更加注重空间氛围和消费体验的品牌给比了下去。
▲ True Food Kitchen
目前的美国餐饮市场其实于中国并无太大差异。
年轻人对食物的要求不断更迭,快餐的原始优势“快捷”已经无法成为最吸引消费者的特点。
日益增加的肥胖率以及健康知识普及,导致消费者对传统快餐的要求更进一步:健康、时尚、消费自主,当然,方便快捷也不能完全丢弃。
一部分传统的老牌连锁快餐也在奋起直追,希望通过改变自身来完成自救。
比如最近麦当劳在芝加哥开了一家新旗舰店,整体风格走的是近年来在美国大受欢迎的科技简约风;
▲长得像苹果旗舰店的麦当劳芝加哥新店
之前麦当劳为了庆祝其经典产品巨无霸50周年还发行了MacCoin(巨无霸纪念币),蹭了一波区块链热点;
▲麦当劳发行的巨无霸纪念币
再往前,去年麦当劳就曾放出消息,未来要以新鲜牛肉饼代替冷冻肉饼,并打算推出素肉汉堡,这都是在讨好越来越风靡的健康饮食现象。
2.在欧洲,客单低,成本高,生存全靠本事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赋予了欧洲消费者安逸的生活以及容易被满足的性格。
在这些地方,餐饮消费普遍较低,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曾在朋友圈发表他在意大利旅游考察期间的体验。
他表示,在当地,一顿正常饭人均吃下来不到10欧元,与国内二线城市相差无几。
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国家社会福利较好,其人工成本自然较高,今日新闻,而且许多中餐所需要的食材成本也较高。
尤其是一些中国特产的蔬菜水果,比如在国内我们常见的二荆条,在佛罗伦萨能卖到6欧元一公斤。
中餐出海到欧美国家,不仅没有摆脱激烈的竞争,以及高昂的房租、材料成本,而且还会受到语言不通、饮食习惯差异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曾经海底捞计划进军法国,也因两国迥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而生生被阻碍了脚步。
换个方向看世界,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不会有相信大部分餐饮人背井离乡离开中国土壤,前去海外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要发展品牌,做生意。
商业行为,核心目的就是盈利。
1.危险与机遇并存的第三世界国家
没有足够成本预算的中小型餐饮,苦于国内激烈的竞争想要出国闯荡,欠发达国家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比如此前就有人把中国的兰州拉面带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安哥拉,并在那里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开在安哥拉的兰州拉面
30岁的刘勇原本是中国甘肃人,一年前,他和一群80后朋友来到内罗毕,开办了第一家中国兰州牛肉面馆,迅速爆红当地华人华侨圈;
开业两个月,他和面馆就登上了新华社和当地媒体的版面,被称为“一碗面轰动一座城”;
一年后,今日新闻,第二家拉面馆即将开业,第三家、第四家也已经在筹备之中。
刘勇认为,非洲许多国家既是冒险之地,也是创业乐土。
当地政府鼓励本地化用工,这种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大幅度降低用工成本。
而且随着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发展,大量中资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中国人的餐饮市场也显得越加庞大。